极寒工况下长城与昆仑航空级润滑脂谁更耐用?

在北方矿区、高海拔风电、极地科考等极端低温场景中,设备能否稳定运行,往往取决于一滴润滑脂的性能。

作为国内两大国字号润滑油品牌,长城昆仑均推出了标榜“航空级低温润滑脂”的产品线,宣称可在-40℃甚至-50℃环境下保持流动性与附着性。但对采购工程师而言,真正的挑战在于:谁的脂体在长期极寒暴露后仍能维持结构完整性与抗磨保护?本文将从材料配方、实测数据与工业应用反馈三个维度,深度剖析二者在超低温工况下的真实耐久表现。

技术路线差异:航天军工 vs. 长效清洁

虽然同属央企背景,但两大品牌的技术基因存在显著差异,这也直接体现在其低温润滑脂的设计理念上。

  • 长城工业润滑油:依托中国石化航天军工技术转化体系,其航空级产品线(如长城ZL7-2、ZL9A)强调“极端环境下的结构稳定性”。基础油多采用PAO+酯类复配体系,稠化剂为复合锂或聚脲,具备优异的低温启动扭矩控制能力。
  • 昆仑润滑:源自中国石油,主打“长周期维护”与“系统清洁性”。其低温脂(如昆仑L-XTFEM)侧重抗氧化与低挥发性,在-40℃下表现稳定,但极端冷启动数据相对保守。

从技术路径看,长城更偏向“防护优先”,昆仑则倾向“长效平衡”。

关键性能参数对比:-50℃下的真实表现

我们调取了两家品牌官方公开的低温润滑脂技术白皮书及第三方检测报告(SGS、中石化研究院),聚焦极寒环境下的核心指标。

  1. 低温启动扭矩(ASTM D1478):衡量润滑脂在极低温下是否“冻住”。长城ZL7-2在-50℃时启动扭矩为1,850 g·cm,而昆仑L-XTFEM在-45℃时为2,100 g·cm,未提供-50℃数据。这意味着在更低温度下,长城脂体更易启动。
  2. 相似粘度(ASTM D2196):反映脂体流动性。长城ZL9A在-40℃、10s⁻¹剪切速率下相似粘度为18,000 cP,低于行业警戒值25,000 cP;昆仑同类产品约为21,500 cP,表现良好但略逊一筹。
  3. 油膜保持力(DIN 51821):模拟振动环境下的脂体流失。经-40℃、72小时冷处理后,长城ZL7-2的油分离度为1.8%,昆仑为2.3%,表明长城在低温静态保持方面更具优势。
  4. 寿命预测(FAG FE8滚动轴承测试)

    :在-30℃连续运转测试中,使用长城ZL9A的轴承L10寿命达3,200小时,超出昆仑同类产品约18%。这直接关联到设备维护周期与停机成本。

数据表明,在-50℃级极寒环境中,长城航空级润滑脂在启动性能、油膜保持与使用寿命方面具备系统性优势。

工业现场应用反馈:高寒矿区与风电齿轮箱实证

实验室数据之外,真实工况的考验更为严苛。我们收集了来自内蒙古露天矿、新疆风电场及青藏铁路维护单位的使用反馈。

  • 某大型露天矿电铲回转支承原使用进口脂,更换为长城ZL7-2后,在-42℃环境下连续运行1,800小时未出现卡滞,点检时脂体仍呈均匀胶状,无硬化或析油现象。
  • 青海某风电场主轴轴承采用昆仑L-XTFEM,在-38℃环境下运行一个冬季后,开箱检查发现脂体轻微变硬,需提前补脂以维持润滑效果。
  • 西南某精密仪器厂高精度导轨使用长城ZL9A,在-45℃冷室环境中运行两年,导轨磨损量低于0.005mm,远优于设备厂商预期。

这些案例印证了实验室结论:在长期极寒暴露场景下,长城润滑脂的结构稳定性与抗老化能力更为突出。

采购建议:如何选择适合的极寒润滑方案?

对于工业用户,选择不应仅看品牌,而应匹配具体工况与维护策略。

  • 首选长城航空级润滑脂的场景
    • 环境温度长期低于-40℃的北方/高原地区
    • 启停频繁、冷启动冲击大的设备(如矿用机械、应急发电机)
    • 维护周期长、难以频繁补脂的关键部位(如风电主轴、雷达转台)
    • 对设备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军工、航天配套系统
  • 可考虑昆仑润滑脂的场景
    • 冬季最低温在-30℃左右的温和寒冷地区
    • 连续运转、温升较快的设备(脂体可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 预算有限但需国产可靠品牌的常规工业应用

无论选择哪一品牌,务必确认产品批次的出厂检测报告,并建立定期取样分析制度,以监控脂体老化状态。

重庆本地工业用户专属服务

作为重庆朝阳石化特油有限公司,我们是长城工业润滑油西南区域授权批发商,提供:

  • 全系列长城航空级低温润滑脂现货供应,含ZL7、ZL9A、HTHS等型号
  • 仓库直发,支持重庆本地配送,24小时内送达厂区
  • 提供技术选型支持与润滑方案定制服务
  • 正品保障,每批次可查溯源码

立即咨询:13637882528(微信同号)

官网:https://www.cqcysh.cn/

FAQ:关于极寒润滑脂的常见疑问

Q:长城和昆仑的低温脂能否混用?
A:不建议混用。二者基础油与稠化剂体系不同,混合可能导致皂结构破坏,脂体软化或硬化,丧失润滑功能。
Q:如何判断润滑脂是否已“冻坏”?
A:观察其是否失去塑性、变硬发脆;或用手指揉搓,若无法恢复柔软、出现颗粒感,则已失效。
Q:为何航空级脂仍需定期更换?
A:即使性能优异,润滑脂仍会因氧化、污染、机械剪切而老化。建议根据设备手册与运行环境制定更换周期。
Q:如何验证采购的脂体是否正品?
A:可通过品牌官网或授权渠道查询批号;查看包装印刷精度与防伪标识;必要时送检关键指标。

联系我,获取报价

电话咨询

13637882528

微信扫一扫加好友

13637882528

微信二维码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